頭頁 台語吸收外來語个為難
文章
取消

台語吸收外來語个為難

本文

(佮朋友个討論,我个淡薄淺見,留一份做家治个記錄)

咱將濟濟外語个羅馬字拼寫直接提來當做台語用,袂使無面對以下个問題:遮个外文內底若出現台語羅馬字無用著个字母抑是音節結構,欲按怎用台語唸出來?閣再遮个外文並無台語个聲調記號,按呢又閣欲按怎用台語音呼出來?除了上尾音節呼第一聲,其他攏變調做中調?抑是據在儂歡喜唸?

若無解決遮个問題,使用遮个外文拼寫當做台語文,咱即寡長期學英語,但是對其他外語並無熟个台灣儂,歸尾猶原是用英語式个呼音去唸。按呢袂輸是認定所有个台語儂一定愛會曉英語,或者通講,咱按呢做,對遐个英語ham-bān个多數台灣儂會造成台語文使用个無平等。

怹學會曉台語羅馬字喇,但是怹讀咱寫个物件,拄著即種咱唸有路來个外文字,怹猶是倒翹翹,唸無路來,結局,咱會變做智識个權貴階級。

日語文算是上gâu吸收外語个,怹个生活環境充滿外語羅馬字,總是,欲講、欲寫歸句日文,猶原愛經過轉化做日語呼音佮khá-nah个手續。咱認定台語羅馬字是咱个文字个一部份矣,所以,咱欲吸收各種外語,共款愛kā轉換做普遍个台語儂唸有路來个台語羅馬字來讀寫。

簡單講,音譯恐驚是袂免--得个過程。

我無堅持的確著按怎做,總是,咱愛先將問題考慮予周至,對台語創造、吸收新詞个各種方案,有卡全面个思量[su-niû]。

卡早台語處理西洋專有名詞,往往攏是先有華語音譯个漢字,才照彼漢字唸台語音。這台語聖經上濟例,另外甘字典有外國人所名[jîn-sóo-miâ]个附錄,lò-lò長,攏是按呢創。即種做法,現時強調母語尊嚴个台語文界友志,普遍攏袂凍接受矣。但是若欲直接用台語音韻、台語羅馬字做主體,來音譯外語,又閣有猶無標準化佮無夠通行个問題,致使心理上嘛無自信。亦著是講,無自信用台語做主體來音譯外語專有名詞,才會直接提外語來寫、來講。我想,這是台語欲現代化一个困境。


面冊網誌留言

Jen-Wen Wang:
日本時代的「顏智」是台語所譯的人名,用中文的「甘地」擱讀作台語就真奇怪。
阮講道的人,時常遇到欲表達外來語的困難。

潘科元:
@Jen-Wen 感謝。Gandhi个台語譯名,我幾年前看過一擺,若無汝分享,我一定記袂起來矣。親像甘為霖、巴克禮、余饒理、馬偕列位牧師个名,攏照台語來音譯,意思嘛真好,前賢个好樣,通予咱數念[siàu-liām]。
真拄好,昨昏佇BBC Knowledge看著怹有製作一系列顏智个節目,頂個月放送過矣。
http://singapore.bbcknowledge.com/gandhi/ (連結已經失效)

Supahmasike Leaau:
Quav le siunn qualaiqiz e kipsuv gah yingyongz inggaiz sui sidai e ziapsiog ador wu vor gang e huanyig, ‘Gandizf’ asi ‘Qanziys’ zisif daibiauv vor gang nidai e huanyig vingsuw niania, ana vilaiw gorvev huanyig zorz siannh, dor aiz kuanns gongf Daiqiz simsi wu gor gesiogs tuanw lorkiy… anavorw gana cun ‘Gandizf’ gah ‘Daiqiz’ zorhuezs cua ripkiv vongarbov niaw!!

潘科元:
@Supahmasike 恐驚差不多閣三十年久,台灣社會著聽袂著台語,干焦偆網路台語記念館內底个軟體機器儂會曉唸留落來个文獻。

Supahmasike Leaau:
Bisiongf~

Diangling Qo:
Meniw Dionggoklangw dualiong zinkauzs, mzai ey siy Daiqiz dorgiuvs e sizun iahsiy putauw e siganf.

潘科元:
中國儂來愈濟,台灣話死愈緊,咁毋是咧?

Supahmasike Leaau:
Gorh sannzab niw Daiqiz dor vor lang pangdauz aq gorka venf gongf ziunn tianntauw gorz gongmas dor ham Bennbov e senzoz gangkuanns giannsun’ar long gaiv Hansennjz mzai gadi ay!

Tony Chu:
翻譯如果能知道原文意義﹐創造一個對等新的台語名詞﹐不管原來的發音﹐用意譯而不是音譯﹐是比較好的翻譯原則。

如果不得不使用音譯﹐比方翻譯歐美語言裡的人名和地名﹐應該要接近原文發音﹐不能靠轉譯的第二語言。所謂接近而非完全相同﹐是承認不同語言有其獨特的發音基本原素(phonemes)﹐翻譯上不需要過度。就語言學習的角度來說﹐台語使用者﹐和其他語言的使用者都類似﹐要發出跟原文完全一樣的特有音素﹐在推廣和流傳上太困難﹐難以做到。只要用自己語言的音素﹐儘量逼近就好﹐有腔調是自然的。

比方Nevada 內華達﹐台語羅馬字翻成Nebada。不必要翻中文的Lai-hua-tat。有些地名可能是意譯和音譯並存。比方New York﹐可以比照像西班牙語進行一半一半的翻譯(Nueva York)﹐翻成Sin-iok ﹐或是完全音譯成Niu-iok。

潘科元:
@Tony 多謝汝个回應。原則上咱个意見kāng理氣。我即篇本來是佇別位朋友遐个討論接續落來个,主要著是面對台語按怎處理外語个人所名[jîn-sóo-miâ]來討論个,但是嘛牽涉著特種个生物名詞等等。

理想是勿靠「轉譯的第二語言」,但是,現實是,咱往往會對離咱上近个強勢語言去引進外語,親像台語吸收个日語詞,蓋濟是西洋傳去日本,過一手才閣傳來台灣个(包括和製英語)。古早佛教對印度到西域、對西域到中國、對中國到日本,專有名詞个音譯,共款是一手過一手。

要緊是家治儂對家治語言个認同。若有認同,按怎to會成功,無認同,按怎to袂成功。台灣儂無認同台灣个語言,相信家治个祖先話、父母語 無路用、無價值,毋教、毋講、毋發展,放據在伊去死,這才是傷重無藥醫个症頭。

本文章以 CC BY-NC-SA 4.0 授權

Bàng-gah《耳をすませば》(《Ànn耳靜聽》、中譯《心之谷》)

「單槓、按鈕、吸塵器」个台語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