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頁 台語四字名詞个變調,兼論華語上聲三字詞變調
文章
取消

台語四字名詞个變調,兼論華語上聲三字詞變調

台語四字名詞个變調規則,毋是像一寡台文老師所想个遐簡單講「前三字一律變調、尾字本調」,怹有儂根據校名【台灣大學】个變調法,一支竹篙壓倒一船儎[tsāi],認定所有个四字名詞攏著按呢變。

台語四字名詞个聲調變化,其實牽涉著語詞結構、文白生熟、緊慢節奏等等複雜个因素。

像「中華民國」我細漢閣時常聽著長輩講【中華#民國#】Tiong-hua1# bin5-kok#,也就是切做兩段來唸,毋但第四字唸本調,中央第二字也是唸本調第一聲。

補充:「華」字本調唸第一聲,現今愈來愈少台語儂知影,以前有讀過漢文个儂就知即个「華」往往是佮「花」字互通,所以也會使得唸第一聲 hua,佮「花」文音仝款。

後來【中華#民國#】即種兩段式變調法愈來愈少,多數儂唸熟,就慣勢連讀變調,唸做【中華民國#】Tiong-hua-bin5-kok# 只有尾字才本調。

今[tann]來比較兩个詞「北回歸線」佮「北迴鐵路」。「北回歸線」个語詞結構是先有「回歸」,才加「線」,形成「回歸線」,最後才閣加詞頭「北」,成做「北回歸線「」,意思是佇一年間,日頭直射地球个點會南北變動,到咱儂夏至个時,拄好離赤道上遠,即種佇北半球个想像點,連起來所成个想像線,就是「北回歸線」。

照伊个語詞結構來論,就無適合唸做【北回#歸線#】,但是也無應該唸【北#回歸線#】,這愈無自然,所以猶原是【北回歸線#】。

若是「北迴鐵路」个構詞是「北迴+鐵路」,一開始唸【北迴#鐵路#】我認為完全合理,生疏个新名詞著唸較慢,本調个所在較濟,按呢唸上好理解,一旦唸久變熟語,講【北迴鐵路#】就真自然。

台語氣象,報幾十年久,「北部地區」「南部地區」iáu是攏用兩段式變調,第二字【部】唸本調,這我看是無妥當,唸【北部地區#】【南部地區#】較自然。

比較華語:其實華語嘛是有變調,上明顯个是華語「第三聲+第三聲」个時,頭前个第三聲愛變第二聲,像「海水」「感想」「網友」(佮「亡友」變仝音)……。問題是三字詞若攏第三聲,就著分析語詞結構,像【總統府】是【總統+府】,所以【總統】先家己變一擺,成做ㄗㄨㄥˊ ㄊㄨㄥˇ,【總】會變第二聲,了後結合【府】,按呢ㄊㄨㄥˇ拄著ㄈㄨˇ也著愛變第二聲,最後就是ㄗㄨㄥˊ ㄊㄨㄥˊ ㄈㄨˇ,前兩字攏愛變第二聲。

但是【馬總統】就無仝,伊个語詞結構是【馬+總統】,【總統】兩字先結合變調了後,【總】已經變成第二聲矣,等到【總統】佮【馬】進一步結合做三字詞,第三聲个【馬】所拄著个是已經變調過个【總ㄗㄨㄥˊ】,所以【馬】無應該變第二聲,著愛唸做 ㄇㄚˇ ㄗㄨㄥˊ ㄊㄨㄥˇ(嚴格講起來【馬】是唸「半上聲」),毋是ㄇㄚˊ ㄗㄨㄥˊ ㄊㄨㄥˇ(麻總統)。

本文章以 CC BY-NC-SA 4.0 授權

民視新戲【龍飛鳳舞】

屏東台語【較猛】个簡化音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