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第八聲調本調个腔口真濟款,而且一直咧變化。例字:習[si̍p]、滑[ku̍t]、熟[si̍k]、食[tsia̍h]、屐[kia̍h]、杓[sia̍h]。以下簡單討論:
一、南部腔第八聲本來是懸、短、微降調:
說明:若是 -p/-t/-k 收尾个第八聲,因為有喙口个發音部位,包括雙唇(-p)、舌尖(-t)、舌背(-k) 來收束音節,較好保持短促个效果,所以「降」个程度袂拖長、降到傷低去,但是 -h 第八聲是靠聲帶个收束去切斷音節,較僫保持短促个效果,容易拖長、降到較低,致使南部腔 -h8本調 有真濟儂已經佮第二聲高降調分袂清楚,親像「小食 sió-tsia̍h」佮「小姐 sió-tsiá」仝音,「去踅 khì se̍h」佮「去洗 khì sé」仝音。
二、台灣偏漳腔第八聲,本來第八聲是「中平調」,比第四聲「中短、微降調」較長、較平,但是比非入聲个調猶原較短。咱講笑,共伊叫做是「半忠奸」个聲調,毋成[tsiânn]長、毋成短,所以袂穩定。
發展个結果,像台中腔 -p/-t/-k第八聲本調已經佮第四聲合流,攏是中短調,像「溼 sip、習 si̍p」本調仝音、「骨 kut、滑 ku̍t」本調仝音、「色 sik、熟 si̍k」本調仝音;但是 -h第八聲 就變做真正个中平調,束喉音差不多攏消失矣,袂使閣算是入聲,佮第七聲完全分袂出,像「杓 sia̍h、謝 siā」仝音、「屐 kia̍h、崎 kiā」仝音、「額 hia̍h、瓦 hiā」仝音、「篾 bi̍h、味 bī」仝音。
三、偏泉腔第八聲,較古早个調大概是中升調(像鹿港)。有个所在變做高短調;有个所在變做中平調,仝漳腔有合流个趨勢。
頂面所講个台中腔第八聲个演變,其實佇當今个台灣社會勢力真大,大概是因為唸起來上輕鬆,別所在个少年儂漸漸攏學著即種腔。但是這是較後起个變化,若學著即種腔了後,欲寫標準化个教羅、台羅就有困擾,愛硬背 -h第八聲佮第七聲,-p/-t/-k 第八聲佮第四聲 著愛靠變調去分、去背。不而過,母語教育系統个主流做法是用「高短調」做第八聲个標準音,總--是,咱猶原愛尊重各地个腔口,毋通認為學生个父老序大怹「中長調」、「中短調」个講法毋著,咱著鼓舞學生囡仔,照怹个爸母腔來講無要緊。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