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頁 台灣俚語「鬼扛鬼」
文章
取消

台灣俚語「鬼扛鬼」

台灣俚語「鬼扛鬼 kuí# kng kuí」簡單稽考:

一、廈英大辭典補編(1923) p.120:"Not to be deceived; I know as well as you."

二、台日大辭典(1931) 上冊 p.358,台譯:「雙方互相欺騙無路來」。

三、臺灣話俗諺語典(2012) p.388:「【閻羅王嫁查某囝--鬼扛鬼】互相暗鬥,都不是好人。或指同道的歹徒彼此相助。」

意思可能是欲講:若「儂扛鬼」抑是「鬼扛儂」,善良个「儂」會予鬼傷害、欺騙去。若是「鬼扛鬼」雙方攏真奸鬼,佗一爿會騙過對方,誠歹講。

對應文言成語「爾虞我詐 ní gû ngóo tsà」。倚意个俗語是「汝鬼我閻羅 Lí kuí guá giâm-lô」。

我咧臆,扑算是一開始干焦講「鬼扛鬼」,後來才有儂加鬥做一句孽詰仔話「閻羅王嫁查某囝--鬼扛鬼」。

但是後來閣生出「同道的歹徒彼此相助」即種解說、用法,扑算是因為「扛」有「扶持」个概念佇咧,像選舉个時,將機會讓予別儂,閣替伊運動,就叫做「共儂扛轎」。

另外也有儂講「鬼 kīng鬼」, kīng 是對邊--仔支持、援助个意思,教育部目前寫「楗」,註明是替代字。

講著「鬼扛鬼」,咱也聯想著「仙拚仙,拚死猴齊天」(第一字「仙」有儂唸本調,也有唸變調)。「拚死猴齊天」也是後來添補个。

若只是欲講𠢕儂互相競爭、拚輸贏,就講「仙拚仙」,若欲講第三者去予風颱尾掃著,有夠衰,才加講「拚死猴齊天」。

倚意个俗語:「龍虎交戰,龜鼈受災。Liông/Lîng-hóo kau-tsiàn, ku-pih siū-tsai」

閣有「狗咬狗」,指歹儂互相攻擊、搤空[iah-khang]。「猴咬猴,咬甲血哪流」指契兄(情夫)之間爭風食醋,冤家相扑。引申指同類、仝黨相觸[sio-tak]、相害。

本文章以 CC BY-NC-SA 4.0 授權

華語〔餿水〕台語 phun 毋好寫做「潘」,應該寫「䊩」

「監」台語有三音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