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頁 為啥乜東南亞福建話「錢」叫做「鐳 lui」?
文章
取消

為啥乜東南亞福建話「錢」叫做「鐳 lui」?

問(華文):我去馬來西亞檳榔嶼,他們把錢唸作「鐳」(lui),據說是受到馬來族的影響,但我在想,除非是原本沒有的詞彙,比較會受到外來語影響,「錢」這個音本來就有,為何會發成「鐳」(lui)?

答(台文):台語「鐳 lui」(唸第一聲)本是指一種幣值真細个銀角仔(硬幣),也叫做「銅鐳 tâng-lui」,台灣早年也有,日本時代閣有咧使用「鐳」佮「銅鐳」即兩个詞,當時講「三鐳」就是「三sián」(0.3角)。

臺日大辭典(1932) 有收「鐳、銅鐳」,教會公報1936年12月个白話字文章也有寫著「銅鐳」。

Pài-gō͘ kî-tó koāⁿ thih-kūi,
Pì-hoē hiaⁿ-ché hiàn tâng-lui;
Su-siúⁿ kiàn-tiok kàu-hoē sêng,
Tân Hok pia̍t-sè kàu Chú-keng.

(拜五祈禱捾鐵櫃
 閉會兄姊獻銅鐳
 思想建築教會成
 陳福別世到主宮)

劉福助出名个江湖調勸世歌流行歌版,1969年前兩句本來是唱講「我來唸歌囉~ 欲予恁聽啊哩~,毋免閣共恁抾鐳[lui]啊 恁著免著驚啊个」,後來大概是發現台灣儂聽眾已經多數攏聽無啥乜是 lui,伊才改唱做「毋免抾錢啊 恁嘛免著驚啊个」。

想較真咧,我咧臆,劉福助拄開始咧唱迄條歌个時,就有意識著當時个台灣儂已經對 lui 真生疏,所以伊才刁工佇「抾lui」頭前 ke thap 幾字「閣共恁」,唱做「毋免閣共恁抾鐳」,希望聽眾捎較有摠,結果猶原反應䆀[bái],只好放棄唱 lui。後來伊改唱「抾錢」个時,就簡單唸做「毋免抾錢」矣。

佇福建佮東南亞真濟所在,怹將毋成[tsiânn]錢个「鐳」引申來通稱「錢」。台語即種擴充演變,可能也有,但是無湠開到全台灣,「鐳」即个詞素綴著「銅鐳」廢用,後來也消失去,所以目前一般台語儂攏表示連聽都毋捌聽過啥乜叫做「鐳 lui」,聽著閩南、東南亞儂用 lui 來表示錢就感覺真奇怪。

補充:台語 l 聲母唸第一聲个字,若毋是非漢語,無就是口語滋生語,即个 lui 唸第一聲,可能毋是漢語源。頂面佇面冊貼出來了後,Hong-Zing Dang大德回應講:﹝Real是17世紀西班牙所發行的國際銀幣!多數是用墨西哥的銀所鑄!﹞。東南亞陳传笔先生回應講:「記得細漢的時陣,阮厝開雜貨店,不時有乞食來討鐳,就是予伊兩三ê 銅鐳解決。銅鐳ê 幣值是一占,彼時五占會使買三粒糖囝。」潘按:一占[tsiam] 就是 1 cent。

補充二:面友蔡宏明先生寫:

17世紀的國際貿易,福建漳泉一帶流通著西班牙在墨西哥鑄造的貨幣 ocho reals,這種貨幣在民間沿用到清代,所以閩南人便稱它為luí(音譯自real)。

清代的《廈門志》記載:「又有紅銅鑄者,中肖雌虎,名曰鐳,以當錢文之用」。這段文字中的「鐳」,極可能也是當時新創的借用字。今天的所有華語字典,對於「鐳」的解釋,都只有放射性元素。

有趣的是,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也收藏了幾枚西班牙8里爾(real)銀幣,該館官網的藏品說明中,提到台灣也曾流通,且延續到清代。

本文章以 CC BY-NC-ND 4.0 授權

台日大辭典台譯網站查詢撇步

台語「黜臭」變成兩岸華文共通詞〔吐槽〕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