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樓、百貨公司个流籠[liû-lông]咧欲關起來矣,咱卡慢到,出聲叫內底个儂等咱,即種都合,日語講:「ちょっと待って」;台灣華語上捷講:「等一下」;台語講:「慢且 bān-tshiánn」。台語當然嘛有用著「等一下」,但是「慢且」是專門用佇「祈使句」,卡客氣个講法;若講「慢且是 bān-tshiánn-sī」閣愈好禮。華語祈使句是「慢著」,聽起來並無客氣。
即个「慢且」,就是中文「且慢」,但是「且慢」佇華語已經變做古典用詞,日常生活罕得用。台語嘛有「且慢」,嘛是佇傳統戲劇卡有咧用,有兩種呼音,一種是唸台語文言音 tshiánn-bān,一種是學古早官話,唸做 tshe̋-bān。
台語日常話「慢且」,呼音有幾種變體:bān-tshiánn、bān-tsiah、bān-tshiannh。最後即種是阮細漢學著个,敢像是前兩種个「混合體」,毋過,嘛有可能是第一種 tshiánn 个音,對高降調弱化變成中降調个結果,因為無佇七个主聲調在內,聽起來佮 -h第四聲 差不多。
即幾年仔,我予華語拖倕[thua-thuī]著,愈來愈捷講「等一下 tán--tsi̍t-ē」,煞無講「慢且」。親像「排列 pâi-lia̍t」嘛是,煞改講華語式个「排隊」。
規个社會攏放捒家治个南方文化,咧順趁「北仔氣 pak-á-khuì」,連阮即種儂嘛袂免得。
像頭前所講个「流籠」還「流籠」,「電梯 tiān-thui」還「電梯」。「電梯」是「電動樓梯」,真正有看著一坎[khám]一坎个樓梯,迄種才是「電梯」。但是華語毋是按呢用,怹「電梯」叫做「電扶梯」,「流籠」叫做「電梯」。咱即馬攏學伊,將「流籠」改叫電梯,拄著真正有坎仔个「電梯」煞無話通叫,抑是嘛叫「電梯」煞袂曉分--去。
語言會演化,我毋是主張一切攏愛復古个保守派,但是咱个語言愈變煞愈歹用、語詞愈少,按呢伊就的確會死去,咱著愛大力扑救[phah-kiù]。
陳凱劭老師賜教:『日本時代的1930年代,台北的菊元百貨,台南的林百貨就有流籠(昇降機)了。1959年高雄的大新百貨(大統百貨老板吳耀庭創立)才裝了台灣第一隻電扶梯。』
洪錦田先生賜教:『我提供1个台語詞,流籠內底个"扶手"--(華語詞),台語號做手挲(so)。』
「流籠」教育部辭典寫做「溜籠」,第一字注第一聲。經過我佮一寡偏泉腔个先進討論,怹攏講第一字變低調,所以應該本調是第五聲才著。
流籠,古早是佇山區咧運塗炭、木材落山个器具,嘛有一款用來載儂渡過溪。近代个樓仔厝出現食電个 elevator,台灣儂就舊詞新用,嘛叫做是流籠。(後來閣發明 escalator,是食電个自動樓梯,咱就叫「電梯」。)
「流籠」會凍舊詞新用,是因為遮个設備有共通點:攏是利用 uái-á-soh(纜線)拖動一个箱籠[siunn-láng]來搬物、載儂。uái-á-soh 是外來語(uái-á 个語源就是 wire)+ 在來語(索 soh)。指幾若股 絞做一條个金屬纜線。即種毋通硬鬥漢字,直接用表音明確个羅馬字來寫才好。
古早流籠个紹介圖文,參考 http://blog.yam.com/plumblossom/article/15638373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