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頁 青年人的台語新標準
文章
取消

青年人的台語新標準

本文以華文書寫,本來是回應一位台北朋友的臉書貼文,他是多才多藝的時代青年,積極參與各種學運、社運,目前就讀台灣文學研究所,小時候多次參加「國語」、「閩南語」比賽,他本身會發台語的 g 濁聲母(有聲子音),例如「我 guá」,可是他知道有許多北部年輕人講台語沒有這個濁聲母,都說成 uá(ㄨㄚˋ)。有網友主張:沒有濁聲母,這樣不標準,如果歌手唱台語歌沒唱出這個濁音,就是不用功。對於這種意見,他認為語言是約定俗成的東西,若是一個群體多數人沒有這個聲母,那麼這就算是該群體的標準音。

以下是我的回應,稍微修過,提到他的本名時,在此化名為「小洋」,他說:

[...]在我們北部許多講台語的長輩,濁音也不見得都有發出來,甚至在大部分的時候都是省略的。

我是這樣想啦,語言這種東西就是約定俗成,到底什麼是標準呢?你在一群人裡面講這種語言,大家不覺得你的發音怪,那你就標準了。如果你的發音被某些人指出怪怪的,但另一群人跳出來說:還好,我們某某地區的人都習慣這樣講,那麼你也仍然是標準的。反過來說,如果你告訴我你的發音多正統,可是沒有人聽得習慣,我想在這個時空底下,你的發音仍然是異端的存在。

現代語言學很有民主精神,小洋所說的大方向:「語言不能以某地方的講法為唯一標準,來否定另外一地的口音」,這個我贊同,像我們南部腔的台語、和中部、北部、東部都有明顯的差異,但都不該彼此否定。

目前教育部的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它在許多詞條旁邊都有連結音檔可聽,為了錄音作業及教學方便(找一堆不同口音的人來錄音,成本很高,國家給的經費少得可憐;錄太多種口音,不會講台語的學習者會無所適從等等),只提供了一種南部口音,但是我身為南部人,平時仍然不斷寫文章提醒台語比賽評審,不能只以這種口音來做評分標準。

不過,在一些常用的語詞上,教育部台語辭典會另表羅列田野調查所得,各地方的講法、口音,雖然仍不完整,但總算能表現出一種尊重語音多元差異的精神。

再舉例,像是南部出身的台語老師,去到北部或東部教台語,通常我也建議她不能用自己家鄉的口音當唯一標準去教北部、東部的小孩,應該對在地的口音有相當的認識,用在教學上,才不會教出來的小孩,回家後 以老師的發音來否定家裡長輩的口音。

但是這個實在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因為口音差異是相當專業的研究主題,一般母語老師頂多也只能把握個大概而已。

二十年前我曾跑過台北縣市,山上海邊市區許多地點,調查過北部各地老年層的台語口音,當時的老人全部都有 g 聲母,沒有人沒有 g 聲母的。

語言會一直變,現在的北部中年青年,若 g 聲母逐漸丟失,尤其是「我」這個最常用字,那是完全可以想像的。但是基於同地區各年齡層語音的客觀比較,我們可以確定,沒有 g 聲母是後起的變化,不是南部腔與北部腔自古就有的地域差異。其實中南部的小孩,恐怕也已經有很多不會發台語這個 g 聲母。

比較馬來西亞北部的福建閩南人後裔,無論老少,他們的「我」早已都沒有 g(但是其他本來有 g 的字,則仍然保存),「我」講 uá 才是他們的標準音。

雖然他們的福建話大量吸收了其他語言的成分,像是馬來話、廣東話,但是仍然能用這種以福建話為主體的「馬來西亞版福建話」來彼此流利溝通,表達無礙,也利用舊福建話詞素創造了許多非常鮮活的新福建話,來滿足移居地的新生活。

因此他們可以很自豪地主張自己的福建話的獨立性,不容福建原鄉的人用福建現在的口音來否定他們。

台灣的台語從福建來,也一樣發展出台灣在地的特色,已經充份本土化,任何台灣人去到台北參加所謂的「閩南語全國語文競賽」都該能很自信地用自己本地的口音來上台。(但是不保證不會遇到不懂的評審)

比較「台灣的國語」,雖然也發展出台灣在地特色,但是台南小孩也好、台北小孩也好,她到台北參加「國語全國語文競賽」,她可以很自豪自信地用台南腔國語,還是台北腔國語來參賽嗎?不行唷!她仍然要用那種讓人聽了會起雞母皮的北京腔國語來演講、朗讀,才能獲得評審青睞,名列前茅。

小洋說:

關於台語的發音,我知道有些人很講究發音有沒有標準、正統的問題。要講究這種東西也沒有不好,只是多數人不會追隨,這是可想而知的。光是哪個地方才是標準的?哪個世代的才是標準的?這種問題就喬不攏了,我們到底要往哪個標準追求呢?更不要說這種東西講究起來也是很怪,就好像王炳忠說中文,的確比較符合北京的標準,但是你生在台灣就怎麼聽就怎麼怪啊。

小洋的論述有個盲點,那就是當一群人都以台灣國語為主要的溝通語言,只是偶而穿插幾句台語,甚至只有在不爽、咒罵的時候才講台語,那麼他們還能主張他們的台語腔具有主體性,不容許其他不同台語腔但是平常幾乎都講台語的人來否定他們的發音嗎?

當前者那群人主張:「我們的長輩也都這樣講台語,你們憑什麼用你們的發音來否定我們的發音?」這樣的理由似乎扳回了一城,問題是,他們真的確定他們的說法和他們的長輩一模一樣嗎?

例如我們去調查新竹老年人與中年人的台語口音,同一家人,老人、中年人都認為彼此的口音是一致的,可是當我們拿一些生活常用詞請他們當場說出來做比較的時候,他們才終於意識到一家人彼此的口音已經不一樣了。老年人有央元音,中年人已經沒有了。像我們南部人的台語,普遍沒有央元音,出外一聽到有央元音的老派泉州系台語,馬上就會感到「異樣」,可是她們生活在一起的一家人彼此卻沒發現這個重大差異。

但是我仍然不會說新竹中年人比起老年人的台語不正確,甚至不標準什麼的,因為那位中年人仍然天天說台語,是以台語來過生活的人,經過與其他新竹中年人的口音比較,顯示出她的台語確實是代表了新竹中年層的「自然標準口音」了。

可是北部的青年人們可以主張存在有所謂「北部青年的標準台語口音」嗎?這個我就沒把握了,如果這個群體的人平常很少說台語的話。

根據我上述的田野調查經驗,讓我認為小洋所提:「在我們北部許多講台語的長輩,濁音也不見得都有發出來,甚至在大部分的時候都是省略的。」這一點需要再經過仔細的檢驗。

小洋又說:

如果有人要選擇做台語版的炳忠哥,我們樂見其成。可是齁,炳忠哥如果用他認知的標準來挑剔別人不認真學母語,這就不免有點白目了。畢竟發音問題就是人多的佔上風啊,語言就是這麼民粹的事情。如果炳忠覺得孤單寂寞、覺得冷,那就回到你人比較多的那邊取暖嘛,少來自討沒趣了。

「發音問題就是人多的佔上風」這樣講固然沒錯,不過這不僅是「同樣講台語,但是發音不同」的問題,而是現在的年青人根本都很少講台語了,越往北部越嚴重。我認識一位大稻埕的年輕人,在家裡台語講得極好,有著強烈的保存母語意識,更精通台語羅馬字,但是他生活在北部社會,在同儕的語言壓力之下,他也只能和同事、朋友間都講華語了。

即使是台灣南部青年所講的台語比例也不見得比華語高,所以他會覺得孤單寂寞覺得冷,於是他就跨海連線,寧可與福建的青年朋友們交陪,閩南那些年青人雖然也深受北方普通話影響,但是他們的母語程度、母語意識及對於不同口音的包容心比起台灣都好得太多了。

「能繼續流利地使用一種語言,但是自然發展出世代間的語音差異」,這個和「已經無法流利使用該種語言,因而發生語音變異與流失」,這是兩種不同的層次。後者 "li-li lak-lak" 的發音,很難主張為是一種「約定俗成的新標準」

本文章以 CC BY-NC-SA 4.0 授權

台語分別【塗 thôo】佮【土 thóo】个奧妙

台語羅馬字本調標記建議用徛線「|」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