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頁 台語代名詞修辭法:用複數「恁」代替單數「汝」有溫和效果
文章
取消

台語代名詞修辭法:用複數「恁」代替單數「汝」有溫和效果

台語用第二人稱複數「恁 lín」當做第二人稱單數「汝 lí/lír」來用个時,比較起來,口氣較袂遐硬,會較溫和。

舉例像按呢:有危險性个事故現場有一个聽話者(過路儂),講話者(工作人員)對伊講:「『汝』毋通過來őo!」。但是若換喙講:「『恁』毋通過來őo!」,按呢聲說[siann-sueh]就較軟--淡薄。

其中个道理,是因為講單數个「汝」,就是完全針對聽話者一个儂,對聽話者个壓力就較大,因為伊一个儂愛承擔伊一切行動後果个責任。但是若換講複數个「恁」,雖然現場明明只有一个聽話者,煞袂輸講話者是咧對一陣儂講話,予迄个聽話者佇不知不覺當中,感覺毋是針對伊一儂,按呢責任就分散去矣。所以即款話語修辭就有較溫和个效果。

台語閣另外一種修辭法,是用複數个「咱 lán」代替單數个「汝」,這毋但聽起來真溫和,而且閣足親切。親像外儂敲電話來,直接講欲揣某乜儂(拄好毋是接電話个儂),咱就問伊:

「咱佗位欲揣? Lán tó-uī beh tshuē?」

意思欲叫來電者先報身份,問了知影,咱去叫某乜儂來接電話个時,方便予伊先有心理準備,看欲按怎面對、回應即通電話。

其實即个「咱」毋是台語平時咧用个「咱」,平時講「咱」是第一人稱複數,而且是包含講話者佮聽話者攏算在內(叫做「包含式第一人稱複數」);若是講「阮 gún/guán」,是無包含、也就是排除聽話者在內个第一人稱複數(叫做「排除式第一人稱複數」)。

所以若講「緊轉來去『咱』兜!」就表示講話者佮聽話者是仝一家伙仔儂;但是若講「緊轉來去『阮』兜!」就表示講話者佮聽話者無仝口灶。這是上基本个生活台語用法,可惜即馬个囡仔,因為予台灣華語帶衰著,多數攏分袂清楚台語即種基本用法矣。

但是頭前个電話對話:「咱佗位欲揣?」是比即種基本用法閣較進階个社交台語。「咱」佇遮是借用包含式第一人稱複數來代替第二人稱(可能是單數,抑是複數),來表現一種徛佇對方立場設想个認同感,予對方感覺伊毋是外儂,有受著親切个款待。

就準咱一个儂去到外地,仝款會使按呢來活用,可比講我上北部某一个小庄頭田野調查,問在地儂:

「阿伯--á,借問咧,咱即庄古早叫做啥地名?」

阿伯--á 一看就知影我是外地儂,佮伊絕對無仝庄,但是伊袂因為我用「咱即庄」就嫌我講毋著話,伊知影這是社交用語,按呢講較有親切感啦。

台語代名詞个鋩角閣有真濟,以前我也捌寫過幾若篇。

本文章以 CC BY-NC-SA 4.0 授權

台語「儂名+稱謂」變調方式舉例

「台灣語言文學系」唸台語按怎變調?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