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頁 石笱(日語「石籠」)
文章
取消

石笱(日語「石籠」)

攝影者不詳 | 〔石籠上的男子〕 | 碧潭,1930s。相片是對面冊「夏門攝影企劃研究社」轉貼過來个。

這台語叫做「石笱 tsio̍h-kô」,簡稱「笱 kô」,用籐 縛竹仔,做成圓錐形个籠仔,偃倒落去溪裡,內底囥石頭。

石笱是以前重要个水利設施,佇中部濁水溪有大量使用,做護岸,改變水路,引溪水入來農田灌溉。若風颱做大水,石笱擋大水擋袂椆,就會崩去,但是按呢顛倒好,予大水 順原來个溪道衝對大海出去,袂淹入來庄裡。

這比 khòng-ku-lí (concrete) 个現代工法卡環保、卡有智慧。但是創這足辛苦,愛用一大陣壯丁,褪[thǹg]光光跳入去深深个溪內做。若穿衫落去,一下無細膩,衫予竹仔勾著,一時脫[thuat]袂開,恐驚就會駐[tū]死佇水底。

石笱个下底面 若做圓形个,叫做「圓笱」;做四角形个,叫做「角笱」。

濁水溪个石笱,佮相片中碧潭个石笱仝款形體。佇 1932 台日大辭典有畫石笱个插圖,比較起來,畫了無完整、無精確。

各位看辭典內底日文个解說,寫做「石籠」,所以即張日本時代个相片號做「石籠上的男子」就是沿用日文寫法。但是,這毋是台語講法!咱一定愛扑拚恢復台灣在地物件个台灣名稱,毋通干焦會曉日語名、華語名。

蕭平治老師賜教:『有人講做lam-á-kô,用桂竹縛--ê,mā有用鉛線絞--ê,60年前阿伯kap老爸、兄哥時常去濁水溪(Lô-chuí-khe)、烏溪(O͘-khe)做lam-á、絞lam-á,鉛線chiâⁿ-ngē,需要kā鉛線chhng入絞仔(一个鐵管)chiah絞 ē tín-tāng,chiâⁿ粗澀。』

『桂竹仔做ê lâm-á-kô,二八水(Jī-pat-chué)(彰化縣二水)kap田中央(Chhân-tiong-ng)(彰化縣田中)攏有展示品,有閒來田中chhit-thô,chiah chhōa你參觀。』

本文章以 CC BY-NC-SA 4.0 授權

facebook 台語我叫做「面冊」

台語慣用語「佮儂有長短」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