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頁 古早農具:石車、糖廍(蔗廍)
文章
取消

古早農具:石車、糖廍(蔗廍)

相片是「石車 tsio̍h-tshia」个模型,一張[tiunn]石車,起碼愛有兩粒石車lián,簡稱石lián。用牛拖動石車,予石lián 一直轉[tńg],伊个齒就會「硤[kheh/khueh]甘蔗」,流出來个甘蔗汁通做糖。邊=仔另外有煮糖个所在,規个工場叫做「糖廍 thn̂g-phōo」,抑是「蔗廍 tsià-phōo」。

石車重khuâinn-khuâinn,用兩隻牛拖是上起碼个。內爿迄隻叫做「內牪 lāi-kânn、內牪牛 lāi-kânn-gû」,外爿叫做「外牪 guā-kânn、外牪牛 guā-kânn-gû」。兩隻一組叫做「牛牪 gû-kânn」,若是幾若隻一組叫做「牛掛 gû-kuà」。管理、指揮牛个儂,雖然攏派查埔儂工,卻是號做「牛婆 gû-pô」。

俗語「用鴨卵 屧[siap]石車」,意思是用鴨卵來窒[that]石車下底个縫予石車較在、較穩,類似「螳臂擋車」个比喻意思。

目前台灣各地閣有袂少庄頭个名有「廍」--字在內,彼古早攏是有蔗廍个所在。像嘉義中埔、屏東萬丹攏有「興化廍」,是福建興化儂个庄頭,而且有開蔗廍。「興化廍」阮萬丹儂早就變音唸做 hing-ánn-phōo,但是漢字猶原寫「興化廍」。

後來日本儂才設「機器廍 ki-khì-phōo」,用蒸汽機做動力。閣來就是「製糖會社 tsè-thn̂g-huē-siā、糖廠 thn̂g-tshiúnn」,規模愈大。

但是後藤新平1905年定出「採收區域制度」推行對日本統治者有利个糖業政策了後,糖廠毋但強收台灣地主个土地,也剝削廣大个蔗農,毋但收買價格傷低,連磅甘蔗个時,也定定共農民斂稱頭[liám tshìn-thâu],毋才有俗語講:「第一戇[gōng],種甘蔗予會社磅[pōng]」,引起農民抗爭運動。

中國黨走路來台灣,劫收糖廠一望無際个大片土地,國庫通黨庫,不公不義个黨產佮個別黨員个私利,有濟濟攏是對糖廠來个,到今台糖閣一直咧賣糖廠地予建商炒地皮,也破壞古蹟佮生態,證明台灣猶原是外來政權咧殖民啦!

多謝鄭文海老師分享相片。

本文章以 CC BY-NC-ND 4.0 授權

台語音 sui 个各種意義用法

廈英大辭典(1873) 所描寫个廈門話第五聲變調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